“双新”理念下如何平衡“探”与“授” ——数学学科课例研修(第二轮)活动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5:06:33   来源:教学处    作者:图文|李建鑫   

2025年11月3日下午,我校数学组进行了“‘双新’理念下如何平衡‘探’与‘授’”为主题的课例研讨第二轮的活动,也是本学期“勤励”工作坊(数学学科)的第四次活动。活动由数学分管沈晓玲老师主持,数学组全体教师、云南德宏州跟岗教师团共同参与,特邀数学专家何雪芳老师全程指导。



首先,张海波老师执教上教版二上数学广场中的《幻方》。张老师以“凑十歌”巧妙引入,引导学生发现“5”在数字中的特殊地位,再通过花朵图、九宫格等直观教具层层设问,引导学生在观察、操作、计算中逐步建构幻方概念。张老师及时捕捉课堂生成,通过任务驱动、追问引导,将学生的零散发现系统化,并总结出童谣口诀帮助学生深化理解。








在研讨交流阶段,听课教师对张老师本次教学设计的创新性给予了积极评价,在践行“双新”理念方面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。与此同时,大家也围绕教学实施中的适度探究展开了深入讨论,提出应进一步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,对教学难度进行合理调控。教学中“探究”与“讲授”二者应当统筹兼顾、有机融合,既不能“重探轻授”,也不能“重授轻探”,避免陷入顾此失彼的误区。





何雪芳老师立足课堂教学实况进行专业引领。她首先对张老师敢于突破常规、开展思维拓展教学的教学勇气表示赞赏,认为本课为探索数学思维训练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案例。与此同时,她精准指出了教学改进的核心方向——在“夯实基础”与“教学创新”之间寻求最佳契合点。具体而言,她强调教学设计必须扎根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,充分考量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基础;在创新实践层面,她建议通过搭建递进式问题阶梯、运用可视化教学手段等策略,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把握幻方的内在规律,防止因内容难度过大、内容过多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参与热情。





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成果的展示,更是一次聚焦问题的专业研修。借助跨区域交流与专家指导,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优化的方向。接下来,颜安小学数学组将坚定立足“双新”背景,将理念探索与课堂实践深度融合,通过常态化的研究与实践,实现学科教学品质的持续提升与飞跃。

相关信息